焦点观察:临时配套,也不能让百姓吃苦
【资料图】
原标题:临时配套,也不能让百姓吃苦
一场大雨引发网络对绍兴北站的关注。有网友吐槽站内多处漏水,地面积水严重。本报记者前往探访发现,漏水情况并非发生在绍兴北站内部,而是在站东面的一处临时人行天桥,除此之外,进站通道过长、工期旷日持久等问题也引发公众质疑。
这座长达700米的人行天桥成了事件的焦点,作为目前绍兴北站唯一的出入通道,雨天进出站要经过这么一段路,实在让人堵心。可以想象乘客们拖着行李箱,提着大包小包穿行在“水帘洞”中,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的场景。而这样的情况已持续多年,一直没有得到解决。
很显然,这样的天桥存在着缺陷,不能算是一件“合格产品”。相关建设单位人员也承认,经过现场模拟实验,发现设计上确实存在瑕疵。据介绍,这座人行天桥是临时配套,今后可能面临着拆除,是不是因为“临时”,才导致了在设计和施工上都比较“粗放”,并且在发现问题后迟迟未进行整改?绍兴北站是一座现代化的车站,如此气派、科技感十足的车站,理应给旅客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务,但这样的配套,显然大大拉低了公众的评价,引来吐槽声不断。
一些人或许有这样一种心态:反正这是过渡用的,大家忍一忍克服一下就行了,费钱费事去做一件临时性的事,不值当。可是换位思考一下,事关这么多人的出行,这已不是小事、临时事,不应该引起重视努力解决吗?大部分市民都是通情达理的,他们能够理解相关部门暂时的困难,但长达数年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这样的境地,相关部门却没有任何回应,无法忍受有怨气是难免的。话说回来,如果真有困难,也应该是相关部门来克服,而不是让群众一忍再忍,这不正是其职责所在吗?
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,哪怕是临时性的,也要提前一步,考虑周全,从群众的视角去看待、解决问题。据说这座天桥已经是“改良版”的,最开始的时候,进出站走的是工地泥路,到处都是灰而且没有遮雨棚,说明当地并非没有考虑到群众的需求,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。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紧急处理此事,相信天桥漏水的情况会大大缓解,但如何将民生工程办好办彻底,仍然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收尾。(方小晶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