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视讯!宜昌范老幺,你火了!
“您只需点击5号链接,即可下单这款美味又营养的菌汤包!”
5月10日,远安县茅坪场镇山娃子电商中心,直播间内“热气腾腾”。
(资料图片)
这份“热气腾腾”,来自菇香四溢的菌汤火锅,也来自线上不断攀升的点击量和销售量。
“每一期的直播点击量10万左右,通过直播和其他电商平台,每天销售大约200单。”操着一口“浙江普通话”,电商中心负责人范世荷身上透着诱人的远安香菇味儿。
21岁的青春+2700元,这是范世荷1997年从浙江老家第一次来到远安时的全部“家当”。
扎根远安山乡26年,范世荷已成为享誉农业圈的“菇”勇者。他带领一大批菇农,依靠香菇增收致富。从椴木到袋料、从作坊式到工厂化、从传统资源到精深加工,他参与和助推了远安食用菌产业发展的“三次革命”。
01
“菇”注一掷
肩挑两袋香菇
卖了2700元来到远安
范世荷种植的羊肚菌丰收了。
范世荷的老家浙江省庆元县,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技术的发祥地,被誉为“香菇之源”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范家靠着香菇种植早早成为“万元户”。
在庆元,一个个“创富神话”在年轻人中流传:谁把香菇卖到国外,谁去河南种香菇年薪二十万元……
机缘来了。远安县邀请范世荷去指导香菇种植。
“庆元年轻人的梦想,就是看着一朵朵香菇在他乡绽放。”
父亲支持范世荷的想法。“挑两袋好的香菇,到县城卖了作路费,你去闯一闯吧!如果工作不顺,再回来。”
1997年2月27日,21岁的范世荷怀揣卖香菇的2700元,坐上开往武汉的绿皮火车。次日从武汉坐客车到远安县城,再坐面包车到茅坪场镇,到达时夜幕已降。
天一亮,范世荷便跟着镇里的干部到村里转。
对于远安大山,范世荷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,“远安气候好,肯定能种出上等的香菇。”
3月1日,范世荷跟茅坪场镇政府签了合同。“我当时也不懂得怎样提条件,只是选了一个地方。”范世荷回忆说。
回到老家半个月后,范世荷与哥哥、助手一行5人,带着菌种、设备、材料,回到茅坪场镇。这一来,便从此扎根。
当时的茅坪场镇,人们普遍种植椴木香菇,森林资源消耗多,产量收益低。范世荷带来的袋料种植技术,能节约成本、增加收益。
在何家湾村一组的一家废弃的制氧厂里,范世荷花了近3个月搭起菇棚。眼见为实,在范世荷的示范下,新栽培模式很快推广开来。“袋料香菇长得密密麻麻,收了一茬又一茬,村民们都觉得有搞头。”
1998年,一些农户跟着做菌袋菌棒。范世荷或披星戴月,或风雨兼程,跑遍各个村,在大小菇棚之间穿梭,手把手指导农户种植。
就在范世荷带着乡亲们满怀信心,准备大干一场时,市场无情地给了当头一棒。
当年冬天,进入香菇收获期时,菇价断崖式下滑,干菇市场价格由45元/斤陡然降到10元/斤。
此后三年,香菇市场行情都处在低谷。到2000年,范世荷已经亏损近200万元。担心他打退堂鼓,镇里的领导上门为他打气,村长、组长们自家主动带头种植香菇数千袋。
2001年,香菇市场开始回暖。2003年,行情一路看涨。范世荷生产的菌种,供不应求。
其后五年多,范世荷举办培训班40多期,印发技术资料1万余份,上门服务3000多户,培训技术人员5000多名。
在范世荷的带动下,茅坪场镇乃至远安县掀起种菇热潮。2009年,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历史高峰1亿袋,香菇产量1.5亿斤,农民人均依靠香菇产业增收2900元。
远安香菇,香了!
2010年,远安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“中国香菇之乡”称号,茅坪场镇被授予“中国春栽香菇之乡”荣誉。
02
一意“菇”行
扎根26年
成为食用菌产业拓荒人
范世荷讲解羊肚菌的特点。
在远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上,范世荷创造了多个第一:
他是远安第一个大规模推广袋料香菇种植技术的人;他被称为远安袋料黑木耳成功栽培第一人;他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了远安第一个基础设施完善、科技含量高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……
“毕竟两地地理、气候条件存在差异,照抄照搬庆元的种法不可行。”在产业发展最艰难的时期,范世荷冷静分析,很快调整了状态,他和哥哥到茅坪场镇食用菌科研所,不断开展品种试验,骑着一辆二手摩托车,跑遍茅坪场镇山山水水,进行技术推广,范世荷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茅坪场镇食用菌种植的经验。
远安从传统单一的春种秋收“冬菇”,增加了冬种夏收“夏菇”栽培模式,几乎四季皆有菇。食用菌产业品种多了,产量大了,效益高了。
夏菇栽培是困扰远安菇农的难题,易烂袋、产量低等问题突出。
范世荷投资40万元,在茅坪场镇何家湾村建立了10万袋夏菇覆沙栽培示范基地,并成功引进夏菇新品种“南山一号”,取得了优质高产的试验效果,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推广。
这种全新的栽培模式让远安的夏菇产业转危为安,迸发了新的生机。他还在远安率先实施袋料黑木耳、袋料灵芝等品种试验示范,其中袋料黑木耳试验示范成果显著,每筒纯收入可达6元。
范世荷深谙食用菌产业规律,他仔细算过一笔账,只要种植技术过硬,出菇率高,品质好,原材料等成本控制到位,采用现代技术规模化种植,即使在曾经香菇价格的最低谷,也还有一定的利润。他始终对食用菌产业充满了信心,保持着热爱。
2013年,范世荷积极响应远安县委、县政府大力建设香菇基地的号召,成立远安县何家湾昌林有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,建设了远安第一个基础设施完善、科技含量高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,率先将利用节能环保天然气高温高压灭菌技术引进到远安,建立年产500万袋香菇菌棒自动装袋智能化生产线。很长一段时间,来基地参观的农户和客商络绎不绝,大开眼界,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,“原来香菇还可以这样种!”
如今,范世荷管理的食用菌基地面积达200亩,年种植香菇500万袋,网络社员300余户,产值达3000万元。
03
独“菇”求败
初试羊肚菌
种了一亩地收获6个炖了一碗汤
范世荷展示食用菌系列产品。
2018年,范世荷率先引进羊肚菌珍稀品种到茅坪场镇种植。
用了3个月,种了一亩地,花了6000元。收获时,范世荷一共捡到了6个菌子。回到家,母亲用这6个菌子给他炖了一碗汤,安慰他说:“好歹有了个收成!”
这碗汤很鲜,但也很“苦”。范世荷流了泪,这么多年辛勤耕耘、执着前行的“酸甜苦辣”瞬间一涌而出。
羊肚菌被称为“菌中之王”,种植难度大,怕冷、怕热、怕风、怕潮,极其“娇贵”,价格也贵,正因如此,很多人尝试种植。
经验告诉他,从事农业产业要有“危机意识”,“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产业,只有靠创新求生存的行业。”
推动范世荷不断创新尝试的,不仅仅是利润,更多的是为整个产业谋长远、抗风险的理念。从香菇“独菇”求大,到多菇齐放,一次次的转型升级、推陈出新,为的是菇农们鼓起腰包,让远安食用菌产业生生不息。
“任何行业,脚不踩地、鞋不粘泥,是不行的!”范世荷说,只有因地制宜、不断实践摸索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范世荷没有气馁,认真总结经验,向宜昌市农科院的专家学者学习取经,每天蹲在菇棚里,观察羊肚菌的生长规律,灵活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变化,精心呵护小心培育。
2021年,范世荷种植的羊肚菌喜获亩产600公斤的大丰收,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,羊肚菌种植在全县范围大面积推广开来。
种得好也要卖得好,范世荷积极顺应时代形势,开启“电商+食用菌”发展新模式,培养直播号和带货主播,将香菇、木耳、羊肚菌、赤松茸等县内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。
2021年10月,他创立的山娃子电商中心作为“楚凤优品”全省第一个电商示范点,迎接了省市县的观摩考察,打造出了发扬创新创优精神、助力乡村振兴的“茅坪场样板”。
2022年下半年,范世荷开始从事食用菌加工贸易,当年出口5个集装箱,产值1600万元,范世荷的产业走出了“国际范儿”。
昔日深山珍品,今日腾“云”出海,远安食用菌行业蹚出了新路子。
记者手记
信任、信心与信念
26年前,浙江人范世荷受邀来到远安县茅坪场镇。
因为信任,当地政府把香菇产业的“命运”托付于他。因为信任,远安香菇产业起步之初,他连续多年,每年为200户当地菇农垫付农资近200万元,没有一户纠纷赖账。因为信任,成千上万的农户跟着他一起干。因为信任,当地农户延续称他在浙江老家的称谓“范老幺”。
这是一场双向奔赴,在乡村振兴的路上,共赴“香菇之约”。
尽管助推产业发展之路跌宕起伏,但他始终以一朵“菇”撑起信心,坚信远安的绿水青山能孕育出“最好的菇”,满怀热情,扎根深山,他乡成故乡,山乡飘菇香。
归根结底,有一种信念,支撑着无数在外“挖呀挖”的“追梦人”:有事业的地方就是家乡,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希望,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力量。
来源/记者杨向明 高伊洛 江治冲 通讯员周鑫玉 程彩琦 周磊
编辑/庹云峰二审/王华终审/方正
关键词: